×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红色征途

第68章:湘赣省委的来信

“什么!这个情报可靠吗?!”何健看到后,那里会相信,立马暴跳如雷地指着自己情报处长追问道。

“何**,这个情况是我们安插在部队里的眼线亲身经历的,情报绝对可靠!”

情报处长立马就非常肯定地回答了何健。

“这个……一支小小的红军的游击队竟然还成了精了!”

看到自己情报处长回答得这么肯定,但何健却是不能接受地说了一句。

“何**。那可不是一股小分队,他们的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湘北独立支队’,就是一个团的编制呢。”

情报处长立即小声提醒了何健。

何健又是一愣怔,然后眉头紧皱着在宽大的办公室踱起圈圈来。

情报处长知道何健这是在苦思对策,便静静地待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喘,怕影响到何健。

最后,何健走到情报处长跟前,口气非常坚决地命令道:“责成省党部和刘建绪迅速拿出一个剿灭的方案来!”

于是,这个皮球便踢到了陆军第28军军长刘建绪的脚下来了。

至于第28军军长刘建绪,他早就得到章亮基第16师剿匪失利的消息后,但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

毕竟第16师是自己手下的部队,但章亮基也是和自己一样,都是何健的十大心腹之一,这事该如何处理,自己还是别去触这个雷,还是静待何健会有什么主意吧。

再说,这次还有入湘的**军也掺和在里面,如果弄个不好自己里外都不是人,那又何苦去充当这个傻子呢。

既然湘北的“匪患”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这事肯定会有人秘密报告到老蒋那儿去,当局应该会引起重视?

于是,刘建绪也只是给省党部打了个电话,应付一个例行公务,并没有去主动挑起出兵的事。

省党部主任原本就是安排那个涂副主任负责这项工作,在接到刘建绪的电话之前,便接到了“剿总”的通报,还有何健的指示。

涂副主任倒是十分积极,但他即无兵权又无实权,主任给他的命令只是空头支票,而他自己那点权力和实力却在前半个月那次全消耗尽了,现在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他确实是非常尽力,给何健递交了一份万言书,倒是给何健出了不少主意。

只是何健身边的几个智囊看后,却均是嗤之以鼻道:“这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这出的都是怎么馊主意?”

于是这事便被拖了下来。

而章亮基则只有等了。他只有一个师二个旅四个团的兵力,经过再次观音洞“围剿”,两个旅各一个团差不多损失了一半,另两个团各有防区,所以,除非上峰命令,他是不会主动派兵进山的。

这半月内没有可能进山“围剿”了,罗飞逸他们独立支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天莽山根据地建设和部队的磨合、练兵。

这期间,由于大桥村镇的湘军和**军都撤离,罗飞逸安排战士们和那六十个挑夫,分批将上次打劫得来的所有物品都运了回来。

同时,也将唐飞他们埋藏的那批武器弹药取了回来,让独立支队的装备已经不输给国民**军的一个正规营的装备水平了!

这天下午2点多点,罗飞逸正在新兵训练场上亲自指导训练,课间休息时,看到孙志勇带着一个年约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匆匆地朝自己走来便迎了上去。

“报告,支队长,这位是湘西北特委的韩同志。”孙志勇给罗飞逸敬了个礼后,便给罗飞逸介绍了来人身份,然后又将罗飞逸介绍给那位中年人,“这位就是我们的罗支队长。”

“你好!”

两人几乎是同时向对方问好了一声,寒暄了几句之后,那位姓韩的中年人便说明自己的来意。

原来是由于已经与地下组织建立了交通通信网络,这位韩交通员便直接来到了罗飞逸他们支队的秘密联络点,和孙志勇罗飞逸他们接到了湘西北特联系上,是来转湘赣**一个重要文件。

这份文件内容主要就是关于李部长他们几位领导工作安排意见。

罗飞逸一听说是这么回事,便让孙志勇带韩交通员直接是见李部长他们,毕竟这样的文件内容自己也不方便知道。

直到傍晚,新兵训练结束准备下操时,孙志勇又匆匆来叫罗飞逸。

“罗大哥,孙部长请您过去找她。”

没有外人时,孙志勇仍是叫罗飞逸为大哥。而罗飞逸一听,心里便知道肯定是与下午送来的文件有关,便直接去见李部长。

果然,一见面,李部长便直接告诉罗飞逸说他们几个就要离开天莽山,到湘赣**去报到。

此外,牛耿彪和尹志强他们也要回去归队,而李部长他们几位领导一商量,觉得把牛耿彪留下来给独立支队担任政委,协助罗飞逸共同带好湘北独立支队,这样更有利于这支队伍的发展壮大。

便让李部长分别找罗飞逸和牛耿彪两人征求意见。

这也是他们几位出于对罗飞逸和独立支队的关怀,在能在临走前再为独立支队帮助一次。

罗飞逸一听是这样的好事,当即就高兴地回应自己十分期待与牛耿彪搭档。

李部长一听,就笑道:“我看你俩倒是十分默契啊,回答的话都是这么一致。呵呵……”

罗飞逸一听也乐道:“这么说牛政委也同意留下来了!”

“他不仅同意留下来与你一道工作,而且建议尽快完善独立支队的建制和各级干部的配备。我看这项工作确实是你们独立支队当务之争……”

李部长接着又告诉罗飞逸牛耿彪的建议和他们几位领导的意见。

“我也觉得完善部队的建制和干部任命确实非常重要和必要,之前,我也不敢牛政委会留在我们支队,所以没敢向你们领导提出来。”

罗飞逸很恳切地据实回答了李部长。

“这个工作现在我们没能给你们帮忙了,以后一切都得依靠你们自己努力。因为,**要求我们几个在这一周之前赶到**去报到,这样,我们明天一早就得出发。”

李部长却真诚歉意地说了一句。

“走得这么急啊?!”罗飞逸一听,却十分惊诧地望着李部长。

“这个我们几个也感觉到不寻常,可能**那边情况也很紧急,要不然也不会像这样。”

像这样的事,彼此也都不好说的太多,李部长简单地说了一句之后,两人便谈起独立支队在编制和人事方面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这个时期的红军支队编制通常是:支队——大队——中队三级结构,以便实现高效指挥,这也是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基层组织的重要形式。

现在一下要配备这么多干部,自己又到哪里去找呢?确实让罗飞逸感到头痛。

李部长也深感同情,却没有办法帮得上忙,于是便建议道:“现在在人数上也没有达到满编,既然干部缺乏,那就先在支队底下先组建一个大队三个中队,再根据实际实际情况逐步发展扩大嘛。”

罗飞逸一听,心里瞬时就亮堂了起来。

这样一来,边干边积累工作经验,以便一步步稳定推进队伍的发展,正适合自己的同步进步。

于是,罗飞逸由衷地致谢了一句:“谢谢首长的教导!”

“小罗。今后你们的斗争会遇到更加艰难和惊险,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战胜困难而不断地争取胜利,独立支队也会在你们的带领下,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我们工农红军的一支铁军!”

李部长却对罗飞逸充满着信任和期待地感慨了几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